十年「馬王系列」迷你模型 七月二日送贈沙田入場觀眾
二○○七年六月十九日
為了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,香港賽馬會特別製作「馬王系列」迷你模型(珍藏版),
將於「香港特區十周年紀念賽馬日」(7月2日)送贈沙田馬場入場觀眾(數量有限,先到先得,送完即止。年滿十八歲方可入場)。
「馬王系列」迷你模型(珍藏版)以香港特區成立以來的所有「香港馬王」為主題,
由於曾有兩年的馬王連庄,今年的馬王則要到7月2日才揭曉,所以每套只有七件馬王模型。
不過,裝載馬王模型的盒子裡,已預留一格以待日後將本年度馬王的模型放進去,集齊一套完整的十周年「馬王系列」迷你模型。
本年度馬王的模型,將會在下一個馬季的開鑼日(9月9日)送出。
自1997/1998賽馬年度以來歷屆「香港馬王」名單如下:
1997/1998 | 奔騰 |
1998/1999 | 原居民 |
1999/2000 | 靚蝦王 |
2000/2001 |
2001/2002 | 電子麒麟 |
2002/2003 | 喜勁寶 |
2003/2004 | 精英大師 |
2004/2005 |
2005/2006 | 牛精福星 |
2006/2007 | (將於7月2日在沙田馬場公佈) |
十年馬照跑,草徑展繽紛,這些香港馬王在本地或國際賽事各有傑出成就,
攀越了一個又一個高峰,締造了一項又一項紀錄,為賽馬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,是香港的驕傲。
在香港掛上特區區旗後的首次馬王選舉,便出現了激烈的競爭,街頭巷尾都在議論:
到底愛倫的一對鎮倉之寶「原居民」和「奔騰」,誰能當上馬王呢?
1997/98年度馬季,「原居民」五捷,摘下三冠大賽的尾兩關香港金盃和香港冠軍暨遮打盃;
「奔騰」則先奪女皇盃,再捧主席獎。兩駒戰績,可謂各有千秋。
然而,香港英治時代最後一匹打比盟主「奔騰」,在關鍵時刻再一次獲得幸運之神眷顧。
就在選舉前夕,傳來了「奔騰」在日本安田紀念賽爆冷殺入亞席的喜訊。
這是香港馬匹首度於海外一級賽上名。
憑此東京一戰,「奔騰」最終以點數壓倒「原居民」,榮登馬王寶座。
1998/99年度馬季,「奔騰」又在香港冠軍暨遮打盃以短頭之微,殺退衛冕的「原居民」。
不過,此役之勝並未能令「奔騰」保住馬王名銜。
因為,宿敵「原居民」這一季攻下了香港國際盃,又衛冕香港金盃成功,終於在馬王選舉中反先「奔騰」。
「原民民」在自己地頭的賽績固然優異,但更為人津津樂道的,
是其足蹟踏遍英國、日本、杜拜、新加坡的能征慣戰以及服役至九歲高齡的長青形象。
1999年11月,「原居民」在日本盃雖不敵日本打比冠軍「特別週」,
卻力拒葉森打比冠軍「高樓大廈」和凱旋門大賽冠軍「望族」而獲得亞軍。此為香港馬匹首次於國際一級賽上名。
「原居民」其後再兩度問鼎日本盃,分別跑第七、第六,都取得獎金,這是連日本本土許多上駟也沒能達到的成就。
正當「奔騰」和「原居民」盛年漸過之際,愛倫得到一匹新星來投– 於姚本輝訓練下勇奪1999年香港短途錦標的「靚蝦王」。
在愛倫的訓練下,「靚蝦王」步向新的境界。二千年6月,「靚蝦王」在安田紀念賽以凌厲後勁橫掃對手,震驚了整個日本馬壇。
翌季,「靚蝦王」攻下了三冠頭關董事盃和短途三冠頭關洋紫刑短途錦標,又在短途三冠尾關主席獎大勝對手四個馬位。
可惜在香港一哩錦標,「靚蝦王」以馬頭之微見負於紐西蘭馬后「日平線」;
復於遠征杜拜角逐免稅店盃時,以馬頸之差受挫於香港馬迷無不熟悉的法國名駒「雞尾酒」。
1999至2000年度、2000至2001年度馬季,「靚蝦王」都以當然之選榮膺馬王。
2001年10月,「靚蝦王」以破沙田千四米紀錄時間勝出國慶盃。
之後,因健康上的挫折,「靚蝦王」再未有上陣。正因如此,「靚蝦王」比其他馬王留給馬迷更美好的最後回憶。
曾經活在「靚蝦王」陰影之下的「電子麒麟」,在「靚蝦王」解甲歸田後,終於冒出頭來。
此駒跟「靚蝦王」一樣,起初也是由姚本輝訓練。
由首季在港開倉的蔡約翰接手後,「電子麒麟」的成就更上一層樓,甫復出即於嫌短的千二米狂風掃落葉似的輕勝。
其後於香港一哩錦標跑得亞軍,並於董事盃輕捷,順利登上了2001/2002年度馬季的馬王寶座。
兩匹佳駟一時瑜亮,馬王榮銜未到揭曉一刻未知花落誰家的情況,偶有出現,
然而像2002/2003年度馬季般,三匹候選馬呼聲難分高低,形成鼎足之勢的情況,則絕無僅有。
「電子麒麟」在董事盃、主席錦標和冠軍一哩賽三項最重要的本地一哩大賽皆未逢敵手,又在香港一哩錦標再獲亞軍。
論戰績之佳,較諸早一季有過之而無不及,但也未能再度當選馬王。
結果是「喜勁寶」壓倒「電子麒麟」以及香港盃、香港冠軍暨遮打盃兩大一級賽盟主「計得精彩」。
是季「喜勁寶」先後六捷,囊括了短途三冠的全部關次,是繼1995至1996年度馬季的「活力先生」後,本港第二匹短途三冠王。
「喜勁寶」的霸業王朝建於2002至2003年度馬季,也止於同一馬季。
該季最後一戰,「喜勁寶」出師沙田銀瓶,希望寫下一季七捷的新紀錄,結果只得季軍。
面對後起之秀「精英大師」,「喜勁寶」全無招架之力,識馬者都清楚,
日後能橫掃各項短途大賽的必然是「精英大師」,不會再是「喜勁寶」。
「精英大師」在沙田銀瓶魚肉短途三冠王「喜勁寶」而完成出道首季五連捷並保持不敗後,
在接下來的兩季,俱把香港短途錦標及短途三冠悉數摘下,於一千和千二米賽事未受過任何對手的威脅。
在追及了四十年代美國馬王Citation、五十年代意大利馬王Ribot和九十年代美國馬王「雪茄」的十六連捷紀錄後,
「精英大師」自我挑戰,首次增程至千四米,染指女皇銀禧盃。在沙田馬場萬眾一心的打氣聲中,
「精英大師」又一次絕塵而返,無驚無險的締造十七連捷新猷。
不僅香港馬迷視為偶像,「精英大師」更蜚聲國際。美國權威的《時代雜誌》,把「精英大師」選為2004年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。
而日本也有馬迷專程來港觀賽,只為一睹這匹一代傳奇馬王的豐采。
「精英大師」最後一場勝仗,是2005年10月攻下日本短途馬錦標。
而在「精英大師」全盛之時,結束其連捷紀錄的,竟是同由告東尼訓練的「牛精福星」。
勝罷女皇銀禧盃,「精英大師」進一步增程,角逐冠軍一哩賽,不幸於臨門一步為廄侶「牛精福星」所擒。
東廄雙雄隨即聯袂進軍安田紀念賽,「精英大師」跑第三,「牛精福星」跑第四,一放一追,均贏得日本馬壇一致好評。
2005年至2006年度馬季,季初表現較沉的「牛精福星」,季尾復呈威力,除了蟬聯冠軍一哩賽之外,
再度遠征日本更以摧枯拉朽的衝刺勝出安田紀念賽。憑此揚威異域的佳績,「牛精福星」當選馬王自亦順理成章。
查詢請致電馬會顧客服務熱線1817。
